多家车企接连宣布裁员芯片解密
芯片解密多家车企接连宣布裁员,累计近10万汽车人将面临失业。这场裁员风潮带来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要巨大。
近几个月以来,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大众、沃尔沃、福特、日产等跨国车企纷纷传出裁员计划,裁员规模已接近10万人,这也让整个汽车行业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为何这些跨国车企要进行大量裁员?是精打细算的战略调整还是迫于市场压力的无奈之举?本文将对其中缘由进行说明。
利润下滑,跨国车企普遍裁员
今年4月,沃尔沃公布了一项战略重整计划:将削减180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136亿元)的成本。随后,该公司在5月26日宣布,将裁减约3000个主要为白领的工作岗位,作为180亿瑞典克朗成本削减计划的关键举措。其中2200名为瑞典本土岗位,其余则分布在全球其他市场,裁员总数约占沃尔沃员工总数的15%。
芯片解密根据沃尔沃方面的说法,此次裁员至多产生15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11亿元)的一次性重组成本,换算下来相当于人均至多5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37万元)的遣散费,以此来降低长期运营的成本。
无独有偶,福特汽车、通用汽车、Stellantis、日产汽车等跨国汽车品牌也纷纷在近期宣布了裁员计划。
其中,福特汽车计划在欧洲裁员4000人,并取消其车联网软件团队约350个岗位;通用计划削减约2万个岗位,当中有45%来自燃油车研发部门,30%涉及中层管理岗位;日产汽车则计划在2027财年前在国内外共裁员约2万员工,同时将该公司全球工厂的数量从17家缩减到10家。更早以前,大众汽车也宣布了裁员计划,预计将在2030年前裁员约3.5万人,并同步削减德国工厂产能。
实际上,上述车企的裁员并非没有缘由。从财务状况来看,今年1季度,沃尔沃净利润约19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14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47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35亿元),跌幅近6成;福特汽车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净利润已从2024年一季度的13.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5.5亿元)大幅缩水至4.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8亿元),净利率仅1.2%,此外,公司一季度负债率更是高达84.27%,现金流减少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1亿元)。
芯片解密相比之下,日产汽车面临的局势更为严峻。今年5月,日产汽车发布2024财年财报,数据显示,其净亏损高达6708亿元(约合人民币326亿元),而在2023财年,日产还拥有着约426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10亿元)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