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FSD入华:一场技术、政策与市场的“三国杀”芯片解密
特斯拉FSD在中国的上市,代表了纯视觉AI应用于智能驾驶的通用性和可泛化。虽然中国FSD智能驾驶们在2025年25号左右的各种直播测试中:特斯拉连闯7个红灯,红灯都认不全,占用公交车道,人多的路口茫然无助,败得一败涂地。至于各种测评和表现,这几天网络也太红了,这里不赘述,我们来看看特斯拉FSD入华背后的技术、芯片解密政策与市场的“三国杀。
“狼”终于来了?中国版FSD低调上线2025年2月25日,特斯拉中国悄然向用户推送了软件版本2024.45.32.12的更新。尽管官方仅叫这项功能为“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而不是国外的“FSD完全自动驾驶”但新增的“城市道路自动驾驶”“自动变道”等能力,被普遍视为FSD(完全自动驾驶)在中国的变相落地。这一动作,距离马斯克2024年4月访华寻求FSD审批已过去近一年,其间经历多次“跳票”,甚至被网友戏称为“渣男式营销”。
然而,中国版FSD并非“完全体”——它被严格限定为L2级辅助驾驶,仅支持2024年2月后生产的HW4.0硬件车型,且功能描述中通篇避谈“完全自动驾驶”,与美国版“有路就能开”的激进宣传形成鲜明对比。更令消费者咋舌的是,体验这一功能需支付6.4万元选装费,而国内竞品如华为ADS、小鹏NGP等已实现“软件免费或低价订阅”。技术突围:从“网上学车”到公交车道博弈特斯拉FSD入华的最大障碍,是与北美环境截然不同的中国复杂的道路环境。马斯克曾直言:“中国公交车道规则极其复杂,误入即罚单”。
我们之前文章《2025年:特斯拉历史上的关键之年,芯片解密销量挑战,FSD、Optimus机器人和电动汽车的技术演进与规划》中提到为应对这一挑战,特斯拉选择了一条“曲线救国”之路:通过互联网公开的中国道路视频进行模拟训练,再将数据输入仿真器反复测试公交车道场景。这种“云学车”模式虽解决了数据不出境的合规问题,但通过这次网上的各家测试对比结果,也表明,这种训练的质量可能远逊于依赖本地实时数据的华为、小鹏等本土企业。当然,还有一种可能这次发布的特斯拉FSD是完完全全的初版,没有经历过中国特殊化的训练。但更深的矛盾在于技术路线的博弈。特斯拉坚持纯视觉方案,仅凭8个摄像头感知环境,连最便宜的传感器超声波雷达都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