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解密新一轮核电建设高潮似乎正在到来
再次启动核电机组的扩张
根据华鑫证券,2023年我国发电量9456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比66.3%,风电+光伏占比15.6%,水电占比13.6%,核电占比约4.6%;装机容量方面,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91965万千瓦,其中火电占比48%,风电+光伏占比36%,水电占比14%,核电占比约2%。
风电和光伏由于发电小时偏低,呈现出高装机占比,低发电量占比的特点,此外,风光发电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出力也不稳定,核电则几乎处于24小时持续稳定发电的状态。
在这个大背景下,核电开始发挥维护电力系统稳定器的作用。对未来能源体系的建设,国家能源局官方表述充分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构建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若要实现2035年发电量占比翻倍的目标,未来新核准机组数量还会继续增长。
华泰证券测算,2024-2028年我国核电年均核准机组数量仍将保持在8-10台。因此,核电未来几年整体仍将处于高景气状态。
从核电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我国核电实行严格的持牌运营,仅4家公司取得运营牌照,包括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核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其中,中国核电与中国广核形成双寡头垄断局面,市场份额和装机容量份额占比均超过90%。因此,未来核电行业的高景气度将会直接对龙头公司业绩形成有力的支撑。
沿海一直是我国核电重点布局的地区
2022年3月,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就《“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曾提到,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为重点,加快发展分布式新能源、沿海核电、海上风电等,推动更多依靠清洁能源提升本地能源自给率,开展能源生产消费绿色转型示范。
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
国家能源局印发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也要求,积极安全有序推动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成投运山东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广西防城港“华龙一号”示范工程4号机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