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前调研的数据显示,芯片解密目前市场上扩产的项目大多数是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规模占比高达 41%,而交叉指式背接触电池技术(IBC)技术的项目占比只有 7%。但实际上 IBC 技术的优势已经超过 TOPCon,而各个企业不断扩产 TOPCon 项目可能并不明智。
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认为,光伏行业从多晶到单晶再到 n 型技术时代,市场规模迅速扩张,行业乱象也随之产生。很多新进入者往往是在行业成熟期才涌入,但自身缺乏沉淀和积累,反而加剧了同质化竞争。技术创新、深耕客户场景需求,是走出同质化竞争的关键。
“一个新技术之所以能够替代旧技术,要具备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三个特质,否则就没有意义。” 爱旭董事长陈刚表示。正是基于这种对于技术选择的标准,当大量企业在做 TOPCon 和 HJT 组件时,爱旭另辟蹊径,选择了 ABC 技术。
从 ABC 技术的转化效率看,ABC 技术能达到 29.4%,TOPCon 的极限转换效率 28.7%。ABC 组件不仅具有非常好的抗衰减和耐候性,更是保证了首年衰减低于 1%,后续年度衰减低于 0.35%,在整个生命周期内,ABC 组件产品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产品可多发 15% 以上的电。从服务客户的应用场景角度看,爱旭股份推出了针对大基地、工商业分布式和不同客户需求的个性化系列产品。迄今为止,爱旭已构建满足各主流应用场景的差异化需求的 ABC 组件产品矩阵。
国能能源研究院调研发现,芯片解密爱旭股份的 ABC 组件基于同等面积输出功率高 6% 至 10% 的优势,可以为客户带来更高发电量。尤其在系统成本和电价较高的欧洲市场,ABC 组件为客户带来的收益增量非常显著。因此,欧洲大部分光伏组件经销商基本上都成了爱旭股份的客户。由此可见,爱旭股份其实已经在与同行业的竞争中快人一步。日前,爱旭股份 ABC “恒星系列” 组件斩获波黑最大地面电站订单,此举意味着其 ABC 在集中式市场的极高竞争力。
光伏产业的发展需要出清的是落后技术生产的光伏设备产品,让先进的产能进入市场,只有更多的企业意识到这个选择的重要性,我国光伏产业才可能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