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经历过几轮潮起潮落,芯片解密如同大海上在风浪中砥砺前行的巨轮,有过低谷也有过高潮。从当年的单晶取代多晶,到现在的 n 型电池取代 p 型电池…… 技术的更新迭代仿佛历史的洪流不容逆转。
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指出:“最近的 10 年时间,主流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提高了 40%,累计装机量提高了 22 倍,发电量提高了 23 倍,光伏发电从 4 毛 2 的补贴,走向了平价上网,甚至现在出现了低价上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获悉,近年来,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不断增长,从 2013 年不到 1 亿千瓦,扩大到 2023 年超 10 亿千瓦,完成了 10 倍增长,全球占比超三分之一。其中,仅 2023 年的新能源新增装机就高达 2.9 亿千瓦。
而 2022 年正是光伏产业的高光时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销量丰收,芯片解密行业总产值突破 1.4 万亿元,超 15 家以光伏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的市值超过千亿。各家企业纷纷扩充产能,而没有进入到光伏行业的企业也通过合作或者成立新公司等不同方式,希望在光伏领域分一杯羹。
根据国能能源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从 2022 年到 2023 年,一整年的时间,有 70 多家企业跨界进入光伏产业。很多企业自身在技术创新上没有研发能力,有的企业通过付费引进行业主流技术,而一些没有预算的小企业,则可能 “盗取” 大厂的技术或者模仿类似的产品,以仿冒、低价的形式进入,给整个光伏产业带来极大的影响。光伏产业繁荣一时,“犹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光伏头部企业在研发新技术的同时也在通过扩产来降低成本。后续进入光伏的跨界企业也加大投入,芯片解密希望以产能优势打开知名度。国能能源研究院调研发现,2023 年全年,光伏电池签约、投产、开工的项目合计 205 个,产能规模 1930.41GW,涉及投资 10187.03 亿元。实际上从 2023 年年初开始,一些光伏头部企业相继推出包括光伏电池在内的百亿元扩张计划,单月签约金额高达 1417 亿元。进入 4 月之后,多家光伏领军企业又掀起扩产高潮,签约项目金额创新高至 1517 亿元。虽然 5 月以后,签约的金额渐渐回落,但平均算下来,每月与光伏电池相关的项目签约金额基本维持在 200 亿元左右。从企业实际的操作层面看,据了解,2024 年 1-6 月,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片和光伏组件等主要制造环节的扩产项目有 100 个左右,总投资额突破 6000 亿元。